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

線藝品鑑賞的演變(上)-日人主導

<擷取自台灣蘭蕙新輯>
兩千多年來,直至今日,愛蘭人士對於蘭蕙的鑑賞仍偏重於花蘭,而日本人是近兩百年來才開始風靡線藝品的,也因而帶動了台灣蘭界對線藝品的熱潮。

"加治屋"蘭的出現-蘭蕙導致商品化

距今約兩百年前(日本元明年間)的德川幕府時代,"加冶屋"(鐵匠店之意)-線藝細葉蘭的出現,從此蘭蕙被視為投機商品開始進行交易。在此之前,未聞有線藝之栽培與交易,一般蘭蕙亦未聞有蘭商從事買賣介紹與推廣,僅有上流社會少數雅士愛玩栽培而已。加治屋的出現,使兩百多年來日本盛行栽培建蘭之風。

"真鶴"的發現,大葉報歲替代細葉

至日本明治二十九年(民前16年),日本佔據台灣後,發現台灣特產之報歲後,一致認為:不論在葉姿或葉藝變化上,報歲蘭似比細葉蘭要好得多。開始收集報歲之花蘭名品及線藝品,上山採蘭之風盛行氣來。

至明治三十八年(民前七年),日人大河內豐吉先生發現一株有深綠帽白中斑線之蘭蕙,命名為"真鶴",成為大葉報歲線蘭進軍日本蘭界之先鋒。

由於大葉報歲-真鶴的出現,將報歲線蘭帶至黃金年代。之後數十年,台灣產之大葉線藝品風靡了日本蘭界,使得在本省發現之報歲線藝名品悉數流至日本。

0 意見:

訪客數
在線人數